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2020精品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久久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蜜臀AV

1000_255px;

公司新聞

首頁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童剛在2008年度全國農村電影工作會議上的總結講話

2009-2-3

 

    為期兩天的全國農村電影工作會議暨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會,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加快全國電影行政管理職能劃轉,扎實推進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深化農村電影體制改革的動員會,對下一步將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建設提升為農村電影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有重要意義。

    會議期間,我們對三年來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實施進程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頒發(fā)了農村電影工作先進組織獎,對電影專項資金管理工作進行了獎勵?偩众w實副總局長對農村電影工作的實施進行了總結。各位代表也就趙實副總局長的講話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意見,對今后農村電影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電影局、電影科研所、總局電影數字節(jié)目管理中心、中影新農村數字電影發(fā)行公司還分別就農村電影改革發(fā)展的相關政策、數字電影放映設備的情況、農村數字電影公共服務平臺及農村公益影片的發(fā)行情況做了介紹。

(一)關于未來農村電影工作的幾點意見

    根據會議的安排,結合代表討論和發(fā)言情況,我再談幾點具體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是要加大重視和扶持力度,把農村電影工作切實提到各級電影主管部門的議事日程上來。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實施效果如何,固然與當地的經濟發(fā)展水平有密切聯系,但關鍵看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的重視程度,看各地主觀能動作用的發(fā)揮程度。國家從2007年開始加大了對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投入,對東中西部地區(qū)分別有不同的優(yōu)惠政策:東部由地方財政自行購買放映設備、安排公益放映場次補貼(少數享受中部地區(qū)待遇的地區(qū)由中央財政扶持部分場次補貼),可以使用由國家提供優(yōu)惠版權的節(jié)目用于農村地區(qū)的電影放映;中部地區(qū),國家給予50元/場的公益放映場次補貼,地方財政每場再配套50元,合100元/場,并按照20余個村一套的標準配置數字放映設備;西部地區(qū)每放映一場電影國家給予80元補貼,地方財政負責20元,個別地方中央財政100%負擔。2007年,中央財政投入場次補貼資金逾2億元,2008年投入3.3億元,加上地方財政配套資金,每年用于農村電影放映場次補貼的資金超過7億元。在過去農村電影最興旺的時期,觀影人次達到上百億,而放映收入也未超過兩億元。與之相比,目前的農村電影放映工作迎來了非常好的發(fā)展機遇,希望各地務必要認清當前的大好形勢,把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給予充分的重視。

    二是要不斷研究農村觀眾的變化情況,努力提高農村電影工作的覆蓋面。上世紀80年代全國的農村電影放映隊最高曾達到14萬個,幾乎每鄉(xiāng)一支。1992年后,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農村電影放映隊伍一度出現了萎縮,農村電影觀眾也逐漸在流失。1998年,為解決廣大農村群眾看電影難的問題,廣電總局聯合文化部提出了“21世紀初,基本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農村電影“2131”目標。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數字新技術的發(fā)展,為農村電影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同時,農村電影觀眾的主體也在發(fā)生變化,不久前電影局組織的調研組到陜西省專題調研農村電影工作,涇陽縣電影公司經理向我們反映,縣里40多萬人口有8萬青壯年在外打工。全國范圍內,不完全統(tǒng)計有2.3億農民工。這個群體是我們不能忽視的,要通過各種途徑保障廣大農民工的觀影權益。另一方面,農村主要的觀影群體形象地說是“38”、“61”、“99”!38”是婦女,“61”是兒童,“99”是重陽節(jié),指老人。所以還要深層次研究農村電影市場,最大限度地滿足廣大農民群眾的需求。

    三是多數農村地區(qū)放電影的條件還過于簡陋,亟待改善。在計劃經濟時期就提出過農村電影的三個過度,即讓農民從室外到室內看電影,從包場到售票看電影,從看小電影到看大電影。這個思路與現在的“企業(yè)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購買、農民受惠”很相似,目標都是讓農民群眾在比較好的條件下看電影。然而現實情況仍遠達不到買票、室內看大電影的標準。我們在西藏調研時,看到當地的條件是非常艱苦的,時雨時晴。在陜西咸陽的放映點調研時,11月份放電影當地觀眾已經都穿上了棉大衣。東北三省等緯度更高的省區(qū),大概有半年時間,因天氣寒冷不能在室外放映和觀看電影。所以還要廣開發(fā)展思路,把鄉(xiāng)鎮(zhèn)、農村室內的放映點逐步建立和恢復起來,采取多種方式來改善農民看電影的條件,只有讓觀看電影成為一種享受,農村電影市場才能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是面向農村、服務三農的電影片源還亟待開發(fā)。隨著農村電影觀眾主體的變化,除戰(zhàn)爭片、喜劇片、動作片等影片外,還有兩類影片較受農村觀眾的歡迎。一是地方戲曲片。其受歡迎的原因在于農村的老年和婦女電影觀眾較多?梢猿浞掷酶鞯氐牡胤絼F,以較低的成本錄制戲曲節(jié)目并轉制為數字電影節(jié)目用于農村電影放映。二是適合本地生產、生活需要的科教片,F在每年拍攝新科教片40余部,盡管電影局也就各地的需求向社會征求過意見,但不同地域的農村生產、生活千差萬別,希望各地的廣電主管部門能把農民對科教片的需求掌握得更具體些,以利于把科教片制作和農民群眾需求更好地結合起來。未來將逐步建立市場運作的供片方式,把能夠實行市場運營方式的影片引入到農村電影放映中,追求更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避免為完成任務而放映電影的情況發(fā)生。

    五是要積極探索建立農村電影市場新機制。在過去的年代,農村電影靠計劃體制發(fā)揮過非常大的作用,從中影公司到省、市、縣各級電影公司,再到鄉(xiāng)鎮(zhèn)、農村電影放映隊,有近50萬從業(yè)者。從1992年開始慢慢減少,最低到20多萬人左右。隨著近年來“2131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農村電影從業(yè)人員開始逐步恢復。關于如何處理好新舊體制的關系,中央總體思路非常明確,那就是“企業(yè)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購買、農民受惠”,不能完全照搬原來的舊體制、舊機制。目前中央財政對放映設備和放映場次有傾斜政策,還有基本免費的農村電影公益節(jié)目,為農村電影改革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環(huán)境和條件。要始終將滿足人民群眾看到、看好電影的需求作為工作的根本目的,在這個過程中要統(tǒng)籌兼顧新舊體制的更替,通過股份制調動各方積極性,以院線制的管理發(fā)揮企業(yè)活力,以新體制、新機制推動農村電影的改革發(fā)展。

    另一個要關注的是農村電影老放映員的待遇問題。初步預計,全國可能有不會低于10萬名老放映員的待遇問題沒有得到很好解決。今后可能還要借助全國農村電影放映的大好形勢,采取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六是要不斷提高放映設備的質量。農村電影放映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大好局面,依靠的就是新思路、新機制和新技術。新的技術就是數字電影放映技術。數字電影以高品質的音畫效果、始終如新的放映質量、豐富拓展的節(jié)目資源、便捷高效的創(chuàng)作手段、高效低價的傳輸發(fā)行方式、方便可靠的版權保護等特點,拓展了電影的發(fā)展空間,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感受,并直接推動了電影發(fā)行和放映業(yè)運營模式的根本性變化。用于農村的數字電影放映設備,已經經歷過幾次換代,從放映效果、體積重量、播放的穩(wěn)定性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今后還需要各地不斷反饋設備使用情況,并根據大家提的意見和需求進一步改進和升級。

(二)電影局2009年度的工作設想

    一是要抓好影片的創(chuàng)作。這既是電影局的重點任務,也是各省局的重點工作。2002年以前,只有17個國有電影制片單位可以獨立拍攝影片,中國電影的平均年產量只有百部左右。近年來,在電影產業(yè)化政策的推動下,社會力量廣泛參與電影攝制,有影片攝制許可的單位達到300個以上,2008年的電影產量再次超過400部。今后的任務,主要是穩(wěn)定產量、提高質量。希望各省局關心兩類影片生產:一類是主旋律重點影片。2009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要推出一批能夠緊扣時代脈搏、弘揚民族精神的影片。中宣部文藝局和電影局已經共同確立了50部的選題,如果各省還有好的選題,同樣可以向電影局報送。選題好、質量優(yōu)的,還能得到政府的一些資助。另一類是市場競爭力較強、滿足各類不同層次觀眾需求的重點影片,如《赤壁》、《非誠勿擾》、《畫皮》等。2008年國產影片票房過億有8部,中國電影呈現強勁的發(fā)展勢頭,對此類直接推動電影產業(yè)發(fā)展作出較大貢獻的影片,也要給予充分的關注與扶持。此外,各省廣電局也要積極落實用于電影的影視互濟資金政策,加大對電影的支持,這對整個電影行業(yè)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是要促進市場的繁榮。電影是擴大內需的有效手段。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正是美國電影高速發(fā)展的黃金時期,誕生了很多膾炙人口的影片佳作。2008年下半年,各國普遍遭遇金融風暴,而中國電影在年底又實現了新的票房佳績,賀歲檔有望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好的影片,對增強人民的信心、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有積極的意義,同時金融風暴也為以電影為代表的文化產業(yè)帶來了快速發(fā)展的良好機遇。2009年,全國電影人將齊心協(xié)力,爭取實現50億元電影票房,并使國產影片市場占有率繼續(xù)保持領先地位。為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有足夠的銀幕作為支撐,目前全國有電影銀幕4000余塊,每年的增幅約為500多塊。如按人均占有銀幕數量計算,與美國相比差距仍然很大。但也說明中國電影市場的潛力很大。希望各省廣電局充分重視電影產業(yè)的發(fā)展,重視電影市場的基礎建設,確保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使中國電影確確實實為拉動內需作出有益的貢獻。

    三是要以高新技術促進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一方面要大力推進電影放映從膠片向數字的轉換,做好膠片放映向數字放映的過度。數字化放映的普及,將大大降低電影拷貝的成本。以影片《赤壁》(下)為例,全國發(fā)行1400個拷貝,700個膠片拷貝、700個數字拷貝,每個35mm膠片拷貝約8000至10000元,總計約700萬元拷貝成本,而數字拷貝總成本僅7萬元左右,發(fā)行數量夠多的話,單個數字拷貝成本低于100元。因此,要充分認識到數字電影給電影產業(yè)帶來的巨大變化,包括發(fā)行理念和方式。為此,總局電影局采取了多項措施推進電影數字化,一方面借助電影專項資金對興建數字影廳、安裝數字放映設備給予適當補貼;一方面加大力度推進電影數字修復工程,將以往所有膠片拷貝全部進行數字化處理,目前已經完成1600余部;第三是加強數字影視基地的建設,國家中影數字制作基地已經正式開業(yè)運營,將來要進一步加強全國電影數字制作力量的調配和使用,努力提高技術水平,使中國電影不必走出國門就能完成整個數字制作流程。

    四是要抓緊落實地方電影管理體制劃轉的相關工作。中央做出的理順地方電影管理體制的決定,為電影的大發(fā)展大繁榮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面對這種形勢,各級廣電部門要很好地把握機遇,加快完成電影體制劃轉工作。首先希望各省成立廣電局,將電影明確加到廣電局的機構名稱中,這一點總局領導也有明確要求。第二希望各省廣電局創(chuàng)造條件成立專門的電影處,電影的行政管理工作任務很重,職能范圍很廣,涉及城市和農村、事業(yè)和產業(yè)、規(guī)劃和政策、管理和監(jiān)督等。比如農村電影放映工程,要制定科學的發(fā)展規(guī)劃,要指導各地成立新體制、新機制的農村數字電影院線公司,要保證國家資助的放映設備實現良好覆蓋并真正發(fā)揮作用,要保證放映場次的真實有效,要確保公益場次放映補貼及時、足額發(fā)放等等。第三要把握好劃轉中的業(yè)務交接和人、財、物交接,使全國電影的整體工作和各項任務不受影響,希望大家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作用,電影局也將和各省局保持密切聯系,配合各地抓緊完成劃轉工作。

    在當前電影工作中,還有一些值得共同探討的問題。

    首先是要更新管理理念,向服務政府、責任政府、法制政府轉變。要把政府的管理從微觀轉向宏觀、從直接管理轉向間接管理、從管腳下轉向管天下?v觀近年來電影產業(yè)改革,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降低準入門檻、搞活電影主體、鼓勵市場競爭。正是因為電影市場準入對國內各類資本基本放開,才有了當前電影市場紅紅火火的景象。作為制定政策的主管部門,要放眼于整個行業(yè)的發(fā)展,出臺的政策要對整個產業(yè)有利。北京市對每一塊新增的銀幕都給予50萬元的獎勵,不論投資主體是國有還是民營,是行業(yè)內還是行業(yè)外,這一政策極大地促進了北京電影市場的建設。希望各省廣電部門,充分汲取電影產業(yè)化進程中取得的各項經驗,以先進的管理觀念和發(fā)展理念引領電影的進步。

    其次是希望統(tǒng)計工作引起各級廣電部門的重視。做好統(tǒng)計工作,既是對自身勞動成果的肯定,也是讓社會關注、了解電影行業(yè)的窗口。尤其是農村電影統(tǒng)計工作,涉及面廣、統(tǒng)計層面多、統(tǒng)計難度較大,再加上電影管理體制不順,沒有專人負責,多年來電影二級市場和農村電影放映的相關數據一直處于不規(guī)范、不及時甚至不準確的狀態(tài)。而農村電影統(tǒng)計工作又直接關系到國家資金的使用效益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效果,十分重要。因此,各省廣電局既要認真研究統(tǒng)計方法,明確統(tǒng)計內容,盡快實現科學統(tǒng)計;又要把做好農村電影統(tǒng)計工作作為一項年度考核任務,制訂相關制度,指定專人負責,還可以發(fā)揮省電影公司和行業(yè)協(xié)會的優(yōu)勢,共同做好這項工作。要按有關統(tǒng)計要求認真做好每年的各項統(tǒng)計,確保每一項數據真實、準確、及時,為行業(yè)發(fā)展和宏觀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

    第三是要規(guī)范市場。近年來城市影院建設速度很快,要保證電影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就一定要同時做好誠信經營的工作,這也是政府引導市場的責任。要杜絕偷漏瞞報票房的現象,既要鼓勵行業(yè)自律,政府也要加強監(jiān)督管理。要堅決打擊盜版和盜播,它們是中國電影的天敵,這是政府的職責所系。要讓專項資金在電影產業(yè)政策中發(fā)揮更好的作用,這幾年電影院之所以雨后春筍般建立,新建影院專資的三年先征后返、普通影院通過國產影片評優(yōu)的專資返還等政策功不可沒。

    最后要強調的是,自黨的十六大以來,電影按照產業(yè)化的發(fā)展思路,呈現出快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喜人態(tài)勢,電影的年產量從百余部增加到406部,電影票房從不足10億元增長到43億元,每年都保持了25%的以上的增長,國產影片的市場占有率也連續(xù)多年超過進口影片;電影企業(yè)效益不斷提升,上影集團已經連續(xù)三年利潤過億,長影集團年利潤超過3000萬元;民營企業(yè)更是如魚得水、發(fā)展迅猛。我們相信,在全國電影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國電影一定會迎來更加光明的前景,也希望大家充滿信心,共同為中國電影事業(yè)的繁榮貢獻新的力量!

(本文根據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在2008年12月25日全國農村電影工作會議的總結發(fā)言整理,編者略有刪節(jié))

來源:中國電影報 2009年01月22日
 

上篇:

下篇: